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不仅是其基石,更被誉为“医学之母”。1951年8月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开始迁建合肥后,内科学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安徽医学院1983年申请硕士学位简况表
安徽医学院刚迁建合肥时,由于设施等不完善,科室也很笼统,当时的泌尿科、消化科、儿科等都归为内科,统称为大内科。大内科及内科教研室在承担学校教学和实习医生培养任务的同时,更多的则承担着临床医疗工作。据档案记载,当时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内科床位已增加至50余张。谢炘作为大内科主治医师,同陈祖厘、汪国良、陈绮年、欧克仁等共同主持大内科临床工作,诊断病情、书写病历、安抚病人……万事开头难,但作为安徽医学院内科的奠基者们,他们各自书写着辉煌篇章,携手为内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大内科“领头人”谢炘临床经验丰富、造诣深厚,这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一部2000页、英文版的《西塞尔内科学》,他熟稔于心,对传染病学部分能背诵如流。谢炘授课时,常手持双粉笔,脱离课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娓娓道来,条理清晰,深受学生敬仰。除此之外,谢炘还积极动员上海的优秀人才来安徽医学院工作。陈绮年就是在他的动员下来到安徽的。安徽医学院迁建合肥时,还没有专门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医生。1953年,学校选派陈绮年去上海第一医学院进修,回来后她就筹建心血管内科方面的工作。一个人、两张桌、几间房子,可谓白手起家,困难重重,但陈绮年啃下了这个“硬骨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心血管内科专业方面的工作,并在1958年配合胸外科完成了多例低温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时任大内科副主任的陈祖厘,不仅在医疗领域深耕细作,亦投身于教学事业。据档案所载,他授课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内容紧凑且生动有趣。在临床工作中,陈祖厘着重培养各级医师,除了每周举办一次内科学讲座外,还请来其他科室教师到大内科进行讲学,并组织学生前往其他科室学习相关知识。陈祖厘还组织大内科师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他带领学生对我国消化性溃疡病的进展、溃疡病植物神经功能检查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丝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马来丝蚴周期出现有关因素观察并对溃疡病植物神经功能检查、高血压病的职业发病率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多次在全国相关学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凭借卓越的教学与科研成果,陈祖厘于1956年荣获卫生部高等院校“优秀教师”称号,这在当时的安徽也是屈指可数。汪国良,曾荣获国家水利部17面嘉奖锦旗,时任内科基础教研室主任。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病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随着安徽医学院建设的加强,大内科也逐渐发展细分为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传染病科等多个学科。其中,设立于1952年11月的肺科(即呼吸内科)成为细分后的第一个学科。安徽医学院迁建合肥后,许学受应邀从上海来到安徽医学院工作,挑起了创建医院肺科的重担,门诊、病房、教学、科研……都由他负责,每天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工作中的许学受
肺科成立后,许学受带领团队积极寻求本地资源,成功降低了进口结核病特效药的价格,让普通患者也能负担得起。1954年前后,对肺结核球的治疗非常困难,许多患者只能眼睁睁地让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许学受根据自己的探索和研究,带领科室人员采用新法治疗,使结核球慢慢吸收。这一成果通过杂志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很大震动……据档案记载,肺科病房连续十年获评先进科室。在许学受等人的努力下,安徽的呼吸内科开始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954年,陈颖和祝锦涛先后参加了卫生部南京精神病防治院开设的神经精神科高级师资班和在北京举办的神经科高师班,他们回来后就筹建神经内科与神经精神病学教研组,1958年神经内科正式设立。据档案记载,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陈颖在门诊部专设了诊间,安徽的医院有了自己的神经精神科大夫的消息一经传开,许多患者慕名而来,一时间门庭若市。陈颖细致的检查、准确的诊断、及时的医嘱很快赢得了患者的口碑和信任,半天20多个号,中午总要看到1点多才下班。下午他又马不停蹄地往病房赶,住院患者病种繁多、表现复杂,不少疾病发病急、进展快,治疗往往就是与死神赛跑。和陈颖一样,当时的祝锦涛除了医院和门诊工作外,还要担任学校的神经病学课程。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医院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缺少先进的精密仪器,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一次在救治一位突然昏迷的女患者时,各科会诊意见纷纭。祝锦涛根据病人眼底诊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对症下药,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还有一位脑卒中患者,收治后突然病情加重,脉搏微弱,情况十分危险。祝锦涛当即诊断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虽然其时患者并未呕血或便血,仍然立即采取相应急救措施,不多时患者果然大量便血。由于抢救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经过努力,神经内科从最初的三位医师、六张病床,逐步发展到一个病区、40余张床位,更赢得了许多患者的赞誉。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大内科又成立了传染病隔离病房、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组;几年后成立传染病科和传染病学教研室。传染病科成立后,在1958年诊断出安徽省首例流行性出血热,1963年诊断出安徽省首例腺病毒肺炎;197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血吸虫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1982年在省内首次开展弓形体感染的调查研究……除了这些学科外,内科的其他学科也一直在发展。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陈绮年凭借其卓越的“心脏听诊”技术,精准捕捉心脏杂音中的细微线索,为心血管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964年8月,传染病科协办全国首次传染病学术年会;1976年,心血管内科开展体外心脏起搏器安装,开创安徽省先河;1978年,神经内科的“中草药藜豆提取左旋多巴在神经系统疾病——震颤麻痹的应用”项目获安徽省科技大会奖,这项对生长在我省祁门的草药藜豆的研究,证明植物天然成分也能对神经系统疾病有较好治疗作用,可以替代进口药;1987年,神经内科完成的“中国临床记忆量表的编制”获中科院三等奖,打破了我国临床上使用国外记忆量表所导致的测量偏差等现实,填补了国内空白……翻看档案,可见安徽医学院内科学发展成果斐然。1979年,陈绮年率先在心内科招收硕士研究生,使得安徽医学院内科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安徽医科大学档案馆馆藏的《一九七九年内科心血管系统研究生培养计划》就是陈绮年起草的,该方案从目标、年限、命题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制定了研究生培养计划。陈绮年教授参加1989年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陈绮年标准高、要求严,治学严谨,学生论文她要反复修改,英文摘要亲自校对。她培养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施仲伟,在国内最早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种血管疾病,曾荣获世界心血管超声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授予的“超声贡献奖”。随着学校的发展,内科学也有了变化。据1985年12月19日《关于同意内科分设五个专业科的批复》档案记载,内科“分设心血管内科、血液病内科、泌肾病内科、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等五个专业”。1985年《关于同意内科分设五个专业科的批复》档案
如今,内科学已成为临床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医学之母”将继续书写更多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