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安徽最早”不简单(第77期)
发布时间:2024-12-31作者:甄娜娜 程堂义设置
1951年8月安徽医学院(今安徽医科大学)迁建合肥后,多个学科得到快速发展。其中1954年底成立的骨科学专业到今年正好是70周年,它不仅是安徽省最早成立的医学专科,而且自成立开始就创造了不少辉煌。
安徽医科大学的骨科学专业,要从其前身东南医学院说起。据档案记载,1926年东南医学院创办后,其附属医院虽未单设骨科,但从属外科的骨科收治患者却不少。特别是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民众意外伤、骨伤特别多见,骨科手术因此成为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最早、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那些需要骨科诊治的患者,多在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得以康复。这些医生除轮流坐诊外,也为东南医学院的学生授课。这种行医、教学和医学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东南医学院影响力。1951年8月,安徽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迁建合肥后,骨科起初仍在外科病区内。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1954年下半年,骨科病区从外科析出,骨科专业独立,成为拥有30张病床的独立病区。骨科由此成为安徽省最早成立的医学专科。骨科成立后,其学术和临床专业技术有了飞速发展。而这发展的背后和一个人有着密切关系。他就是1955年5月从上海同济医院调入安徽医学院工作,担任附属医院骨科主任的刘春生教授。作为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安徽骨科事业主要奠基人,刘春生194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后留在其附属医院工作。在此期间,他曾师从著名骨科专家、我国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奠基人之一的屠开元教授。抗美援朝期间,刘春生担任抗美援朝志愿第一医疗手术大队第四中队队长,因救治志愿军伤病员贡献突出,荣获二等功勋章,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授予“人民功臣”称号。刘春生来到安徽医学院工作时,外科分为三个教研室和三个病区,分别是系统、临床、总论外科教研室,骨科人员分两部分。担任临床外科教研室主任的刘春生根据医院发展,组织人才,主持创建教研室工作。他开拓创新,使得安医骨科学在当时的骨科界产生了不小影响力。
说到刘春生教授,不少老安医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只指关节变形的手。这是为了在治疗中操作准确,他不惜放弃防辐射的铅手套,长期在X射线下操作,因辐射而导致关节变形,甚至为后来生活带来不便。而这正是刘春生带领骨科一班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20世纪50年代,刘春生继承屠开元教授骨折手法整复的原则,在安徽医学院创立了一套在国内医学界产生重要影响的骨科和创伤外科疾病的诊治方法:肘关节脱位的手法复位,有效避免病人因手术引起的痛苦和感染风险。20世纪60年代,作为应用英国钛合金髓内钉进行髓内固定术者之一,刘春生在简陋条件下创立的股骨近端外展截骨角钉内固定法,为我国骨伤外科手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治愈和控制了当时高发的骨与关节结核病。据档案记载,此疗法让脊柱结核截瘫恢复率达76%,在国内产生不小影响。除了刘春生之外,当时的黄恭康、陈启光、董吟林及蔡克勤等骨科专家,对人体软组织病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在肌腱转位功能重建、软组织松解治疗疼痛上,获得了较好的成效;还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各种骨盆矫正手术上取得了良好的医疗效果。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安徽断手再植第一人”的董吟林。断手还能再“长回”手臂?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简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董吟林却让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当时,30多岁的工人汪世毕在维修剪刀机时由于误操作,右手从腕部被横刀截断,生命危急之时被送到安医附院骨科。随即,董吟林主刀的我省首例人体断肢再植手术紧急展开。手术长达十几小时,断裂的肌腱、神经、血管、骨骼等被一一对应、缝合、重组……完全断离的右手成功接上了。手术后,汪世毕又回到了工作岗位,用他再植的右手继续操作机床。那年春节前,汪世毕用“失而复得”的手拎着一篮自家攒的鸡蛋要登门拜谢董吟林。像这样的事情后来慢慢多起来。因双腿工伤被截、经董吟林再植手术终于又重新站起来的一位患者,从北京专门打来电话,欣喜地告诉董吟林,“我用您再植的那条腿走过天安门了。”当时一只断手再植,手术中需重新“对接”一根动脉、两根静脉、14块肌腱和两根神经。而那时医院设备、条件等还十分简陋,完成这些手术确实不易:没有显微镜,只能肉眼操作;缝合线比头发还粗,手术针粗糙,穿线孔粗大……作为安徽省手外科和显微外科的开创者,董吟林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就成功开展了断上肢再植、恶性肿瘤段切除再植保肢治疗等极高难度的手术,在国内享有盛誉,后来被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授予“中国显微外科杰出贡献奖”。1976年,安徽医学院被评为安徽省断肢再植先进单位;1982年,“断腿移植和自体移植”技术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1986年,国内首创的“肩胛背皮瓣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课题获安徽医科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董吟林和吴仁秀编著的《活骨移植外科解剖学》,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显微外科解剖领域最受欢迎的三部专著之一……翻看安徽医学院骨科学的这些成就,可谓硕果累累。
除了加强自身学科建设的医疗技术外,安徽医学院骨科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助力安徽省乃至世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57年11月,刘春生被安徽省卫生厅和医学院安排到安徽省人民医院进行援建工作,他带领骨科的孔繁锦、章锦,随安医附院谢炘副院长共同创建了安徽省人民医院骨科(即原安徽省立医院骨科)。除此之外,黄恭康医生参与主持了蚌埠医学院附院骨科的创办和筹建工作,陈启光医生参与了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骨科的援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刘春生等骨科医生在探讨病情(资料图)。197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专题报道了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你可能不知道,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首任主任陈国钧,正是骨科培养的人才之一。1969年,时任骨科主治医生的陈国钧配制出著名的药剂“制痂酊”,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提供了保障。新中国对外医疗援助事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安徽省第一批援南也门医疗队组建于1970年。当时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积极响应,选派队员参加。骨科的江曙医生就曾作为队员之一,于1970年8月至1973年3月参加中国医疗队赴南也门援助工作。据档案记载,1967年才建国的南也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经常缺水断电,但江曙等医疗队员们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施了许多高难度手术。经过中国医疗队治疗康复的当地居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随尼,太玛姆(中国医师好)!”这之后,安徽医学院骨科有多位医生参加多批次的援南也门医疗队,他们与当地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传播国际友谊的白衣天使。安徽医学院骨科学“亮眼”的成果还有很多,比如1992年9月获得安徽省卫生系统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创造了历史……如今,安徽医科大学骨科已经是安徽省临床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拥有三个病区,共设床位110张,拥有一批高级职称人才。从1954年成立最早的医学专科,到今年正好是70周年,他们的辉煌还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