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硬件建设,
安徽医学院眼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是和学校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连的。
据档案记载,1926年上海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创建时,就开设了眼科学,并聘请兼职教授来校授课。1931年2月,张锡祺教授就任东南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凭借他的精湛学识和敬业精神,使原来只有低年资助教一人的眼科教研室,很快发展成为在教学、科研、临床等方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并建立了眼科专科病房,开展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等内眼手术。一直到1946年张锡祺担任东南医学院院长时,仍兼任眼科教研室主任。
1952年东南医学院由怀远迁建合肥并改称安徽医学院,张锡祺再次受邀担任院长,并将自己创办的光华眼科医院的所有设备无偿捐给学校,包括当时十分贵重的裂隙灯角膜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等。这些设备为学校眼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院长,张锡祺虽然每天工作繁忙,但他依然坚持到眼科教研室上班,看门诊、查病房,更是他必躬亲为之。由于工作太忙,好多时候张锡祺都是利用节假日到门诊部给病人看病,在临床和教学岗位上率先垂范。即使到了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衰弱,不能给学生上课了,但只要年轻教师讲课,他仍坐在教室的一角听课,有时还要求给他留几分钟时间做个点评。
张锡祺编著的我国第一部眼底病专著《眼底病图谱》。(资料图片)
据史料记载,从迁建合肥一直到1960年张锡祺去世,安徽医学院眼科学在全国省级医学院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当时安医眼科阵容相当强大,医疗水平很高,以张锡祺、李同济、孙漱兰等为代表的专家,吸引了来自安徽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眼疾患者,还曾为庐剧表演艺术家丁玉兰治好了眼疾。
1931年8月出生于肥东的丁玉兰是庐剧表演艺术家,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庐剧传承人。1957年,她把庐剧代表作《借罗衣》、《休丁香》唱进了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当时的丁玉兰患有眼疾多年,日常生活和舞台表演有诸多不便,病痛的折磨让她困扰不已。丁玉兰慕名来到安徽医学院眼科就诊,李同济教授受邀与张锡祺、孙漱兰一起,为丁玉兰诊治病情,经会诊后确定了治疗方案,为她实施了手术。经过治疗,丁玉兰的眼疾终于康复,使这位艺术家更加方便在艺术舞台上绽放光彩。
如果说张锡祺是安徽医学院眼科学的创始人的话,那么李同济、黄叔仁,就是安徽医学院眼科学的相继传承人。
上世纪30年代就读于东南医学院的李同济,正是师从于张锡祺教授;1952年他受李广涛邀请来到安徽医学院工作,1960年张锡棋去世后,李同济主持眼科工作。在李同济的带领下,安徽医学院眼科学的建设不断发展壮大。
据档案记载,工作中的李同济始终不懈钻研、充满热情,在学校当时开展的“十满意”、技术革新等活动中,他都身先士卒,他首创了利用猫头鹰组织液治疗青盲,并仿制出国内第一架裂隙灯——角膜显微镜(合做)。李同济克服试制过程中的技术和材料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制成了这台使用价值极高的精密仪器。因科学研究上的技术革新,李同济在1960年前后多次受到学校的奖励表彰,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改革开放后,黄叔仁教授担任眼科主任。
说到黄叔仁,熟悉安医大历史的人对他应该不陌生,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很多:1946年他还在东南医学院学习时,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学生运动;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时,他担任了学生“内迁大队”大队长;抗美援朝期间,为了支援安徽建设,他和12位同学被留了下来,称为安医的“十三太保”。而作为张锡祺的另一高足,黄叔仁为学校眼科学科发展乃至全省眼科事业做出了贡献。
早在1956年,黄叔仁就因在省内率先开展光学角膜移植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获得了安徽省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及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一直提倡要有创新意识,不能被现有的知识困住。比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视细胞不能再生是被学者所公认的,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他通过实验证明,改变培养方法后视细胞是可以再生的,前人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在临床上,黄叔仁对每一位患者也都认真负责。上世纪80年代初,一名皖南乡村教师带着10岁的女儿来到他的门诊求医,说女儿得了一种怪病,眼泪里常常长出“沙砾”。黄叔仁显然不相信人体能生出这样的怪石,经过仔细观察,黄叔仁发现女孩双手的十个指甲被啃得参次不齐,原来孩子有啃指甲的不良习惯。所谓“沙砾”正是用手指擦泪时混入泪液内的指甲碎屑。这下“怪病”的根源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