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所高校曾获得多个“第一”(第69期)

发布时间:2024-07-23作者:张幸媛 程堂义设置

1956年,安徽医学院的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等三个学科获得副博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收研究生。这是安徽高校中的第一个研究生学位授予点,标志着安徽高等教育迈入了一个新高度。



三个学科“来头不小”


安徽高校中第一个研究生学位授予点,为何会“花落”当时的安徽医学院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这三个学科呢?这还要从三个学科在安徽医学院的发展史说起。

“休戚与共”,这个词可以形容药理学科与安徽医学院的关系。据档案记载,1926年安徽医学院最早前身——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创办时,就开设了药物学课程,分为理论、实习和处方,在第三学年开设。1931年学校开设本科六年制医学,其中药理学、药剂学就在学生必修27门课当中,而且学校专门辟出一些地作为药圃,种植各种生药供实验之用。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迁建安徽,此时学校共13个学科,药理学科是7个基础学科之一,由邢文鑅担任药理教研室主任。

图片
工作中的邢文鑅教授。(资料图片)

邢文鑅是当时著名的“华东三教授”之一、也是屈指可数的国家二级教授之一。虽然那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但是在他的带领下,安徽医学院药理学科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主编全国医专使用的《药理学》教材,取得了很多丰硕成果,一时闻名全国。

和药理学科一样,人体解剖学科也是在学校1926年创办时就设置的,而且作为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一直受到学校历任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由于战争等原因校舍多次遭到破坏,每次修缮或重建校舍时,即使经费十分紧张,始终将解剖教学设施置于重要地位;学校在上海萨坡赛路时,甚至将学校内的汽车间改建成解剖室。同时学校积极聘请当时国内知名专家来校授课,以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

安徽医学院迁建合肥后,校园建设逐步稳定下来,不仅聘请解剖学专家赵敏学教授筹建解剖学教研室,而且在当时兴建的学校标志性建筑——东、西、南、北四座教学楼中,专门辟出东楼作为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学实验楼及实验室。1955年,赵敏学教授还倡导并推动了中国解剖学会合肥分会(后改名为安徽省解剖学会)的成立。

生物化学学科则是学校迁建安徽后,在时任党委书记李广涛的极力邀请下,万昕教授来到安徽医学院成立生化教研组,开启了学科的发展历程。万昕教授从事生化、营养学教学与研究达60年,是中国最早的营养学家、中国现代营养学创始人之一。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营养研究所,出版了中国第一份营养学杂志。上世纪50年代,针对安徽大别山区碘缺乏病开展研究,万教授创造性地建立了尿碘、血碘碱灰化法的测定方法,被誉为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研究的先驱。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安徽医学院生物化学学科虽然起步晚了点,但很快享誉全国。

由此可见,这三个学科获得第一批副博士学位授予权,招收首届研究生,确属实至名归。


培养计划具体翔实


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等三个学科获得副博士学位授予权后,安徽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逐步深入发展,三个学科陆续制订了副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图片
《安徽医学院生化副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档案(部分)。

“培养年限:视录取的研究生程度定为三至四年。”“培养方法:按照计划让研究生独立工作,在第一、二年内结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外国语等的学习,本专业的以及培养计划中规定的相关学科的学习与全部考试、教学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并在第三、四学年可以专心于论文工作的完成。”1957年1月的《安徽医学院药理学副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不仅制订了培养目标、培养年限、培养方法及培养人数等;同时特别指出,展开研究工作必须能阅读先进国家的专业性刊物,因此一至两种外语是每个研究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图片
《安徽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副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档案(部分)。

在《安徽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副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及《安徽医学院生化副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也都明确了相关要求。例如,规定解剖学副博士研究生,凡1955年入学的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仍在三年内完成其必修课程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并通过副博士学位考试及论文答辩;学习内容分为:人体解剖学为专业科目,生理学及比较解剖学为辅科,俄文或英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安徽医学院在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等三个学科培养副博士研究生,并取得预期成效后,1963年,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又提出了1963年至1972年研究生培养的十年规划。

“近几年来,我院经过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有一些教研组已逐步建立了专业基地,研究题目较为稳定,学科的发展方向也初步明确。为此,拟在少数教研组,如生化学、人体解剖学及卫生学等专业,重点的继续招收研究生。”通过《报送1963——1972年培养研究生十年规划》我们看出,安徽医学院在前四年中计划招收营养生化研究生一名、人体解剖学研究生一名、劳动卫生学研究生一名,等积累一些经验后再确定后几年的招生计划。规划中还指出,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计划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逐步完善后续的培养和管理制度。


首批培养成绩斐然


作为安徽高校中的第一个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安徽医学院培养的首批研究生,情况又怎样呢?

图片
赵敏学教授在给学生上课。(资料图片)

安徽芜湖人江家元是赵敏学教授最早招收的解剖学专业研究生之一。1955年苏州医学院毕业后不久随赵敏学教授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得副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安徽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工作,曾任皖南医学院院长。

江家元教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应用解剖及周围神经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曾获得1982年华东地区教学成果二等奖。他积极推行教学和管理改革,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施多层次办学,为社会培养各类亟需的医疗卫生人才,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2年江家元教授再次返回学校,担任人体解剖学研究生导师,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

武义鸣是赵敏学教授最早招收的另一名研究生,1932年出生于上海市,1958年获得安徽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副博士学位,后调至南通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任教。武义鸣教授长期从事神经解剖学教学、科研工作,1986年他与夫人徐慧君教授合作的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是南通医学院获得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甲类)三等奖。最值得武义鸣骄傲的是,他曾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等优秀学生。

邢文鑅也是我国第一批招收副博士研究生的教授。当年他在安徽医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分别是徐叔云和黄厚聘。其中,徐叔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历任安徽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安徽医科大学校长、安徽省科协主席等职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是我国著名的药理学专家。黄厚聘毕业后回到了原单位贵阳医学院工作。第二年,邢文鑅又招收一位副博士研究生朱荃英,毕业后分配至第二军医大学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安徽医科大学也是安徽省属院校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990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成为安徽省属院校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徐叔云教授是安徽省属院校首位博士生导师。

首开先河,成绩斐然。安徽医学院在安徽高等教育史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传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