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他们一起“送瘟神”(第65期)

发布时间:2024-05-28作者:李涛 程堂义设置

长江两岸送“瘟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省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等流行严重。当疾病的魔爪伸向人民时,刚迁建合肥不久的安徽医学院师生,齐心协力地加入到了保护人民健康的战斗中。

01

血防成为当时工作主线


“根据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和全国农业十二年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并密切结合安徽地区地理条件和实际需要,安徽医学院在十二年内以消灭和防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传染病、多发性地方病和工矿职业病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以血吸虫病和血丝虫病为全院总的研究题目……”这是1955年《安徽医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中所记载的。学校是这样规划的,也是这样做的。可以说血吸虫病等地方流行疾病的防治工作,贯穿了安徽医学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工作主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是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市、自治区)中流行程度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沿江洲滩及长江以南县区都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危害的地方,到处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场景,因此被称为“瘟神”。为了人民的健康,我省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组建防治血吸虫病专业机构,安徽医学院师生从一开始就积极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所以消灭血吸虫病,第一项工作就是消灭钉螺。“根据去冬灭螺的结果来看,灭螺效果似乎与气温有关。因此进行药物灭螺,需要通过现场试验,才能寻求适合灭螺的季节……”在这份由安徽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组、安徽省爱国卫生站等单位合作完成的《1955年度现场药物灭螺试验工作总结》上,详细记载了消灭钉螺的药物、时间及做法。当时安徽医学院师生经常到血吸虫病流行区从事查螺灭螺工作。其中陈其焘、赵韻闻、陈超常教授等人早在1952年就战斗在防治血吸虫病第一线。

图片

《一九五五年度现场药物灭螺试验工作总结》封面。


据档案记载,当时池州市贵池县(今贵池区)一个村血吸虫病感染率高达80%,附近东南湖广阔的水域为钉螺提供了生存环境。陈其焘教授带领师生提出“扩建城市,改造环境”的方案,他们把湖水排出,使湖内有螺地带变成行车走人的湖心路,原来钉螺窝密布的大湖变成了直径不足百米的小池塘。这一招“釜底抽薪”不仅消灭了钉螺窝,而且扩建了城市,一举两得。当时的铜陵县白荡湖湖区有近万亩水域,极易感染血吸虫病。为了消灭钉螺,在陈其焘带领下,工作者们将有钉螺湖滩改造成大小不同的鱼池或渔场,大规模种植各种水生蔬菜,从而抑制钉螺繁殖。

1952年至1957年,赵韻闻教授带领教研人员,深入全省各流行区农村和城镇进行灭螺试验。先后在各地使用野生植物沤肥、粪便定期储存、高温堆肥和茶籽饼及石灰氮灭卵;并在巢县进行“结合农田施肥杀灭钉螺”、在贵池开展氨水灭螺等研究工作。1959年赵韻闻与中科院寄生虫研究所合作在全椒县开展粪便无害化研究,为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实行人畜粪便管理、解决农业用肥与疾病控制的矛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成果产生全国影响,1960年11月《人民日报》曾做了相关报道。

在陈其焘、赵韻闻等人的建议下,安徽省于1956年春在巢县半汤乡成立全省第一个综合性血防试点小组,由两位教授带领,试点小组工作人员实地参加各项调查研究,近十年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我省血吸虫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除此之外,陈超常、杨兆莘教授等也都积极投入到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工作中。1959年杨兆莘与同事共同发表的《安徽省山区和湖沼地区钉螺生态的研究》一文,对控制当地血吸虫病的流行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为人民送去健康的同时,围绕血吸虫病防治等主题,学校也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1965年10月至1966年2月,安徽医学院多名教师还在贵池开办了“半农半医学校”,六十名农家学子免交学杂费来学习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学生毕业后成长为优秀的医学生,为当地血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02

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除了教师之外,当时安徽医学院学生也是满腔热情,积极参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校友在回忆学校生活时,很多人都说到了参与血防工作。

“1952年底,我们全班同学赴皖南山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全班同学一分为二,一半赴绩溪,包括我在内的另一半到歙县郑村。”1954届校友陆克祜曾回忆说,在开展工作之初,他们看到面黄肌瘦、腹部膨胀的病人,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几个月内几乎日夜不息,他们在观察病人病情、打针发药的学习中,不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也锻炼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961届校友王丹青在毕业前一年,被分到安庆怀宁县参加血防工作。“病人都是骨瘦如柴、非常痛苦,当时又正值自然灾害最严重时期,更是雪上加霜。”虽然王丹青不太愿意回忆这段往事,但她也认为这些经历让自己成长很快。“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一门心思治疗照顾好病人。而且医生、护士、勤杂工就自己一个人,有的病人去世了还得善后,什么事都是一人独立完成,倒也不感到害怕。”因为参加血防工作,加上营养不良,那段时间王丹青的肝脏受到了损伤,后来经过治疗改善,肝功能才逐步恢复到正常。

图片

当年石祚民在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图片)。


“我们当时被分到贵池县参与血吸虫防治工作,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很多时间都在田间地头查螺、绘制钉螺分布图,和公社一起组织人去这些沟塘撒药、翻土填埋灭螺。”1964届校友石祚民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据他回忆,冬天农闲时,每个大队就把病人集中起来进行治疗。省卫生厅对血吸虫防治工作十分重视,每年派出包括安徽医学院人员在内的医疗队去各地做手术。石祚民还记得当时山区天气恶劣,有些山路车辆不通,他们下去要背着行李步行很长时间,但同学们都没有怨言。

同时,安徽医学院的学生还不忘加强当地老百姓的健康教育。据档案记载,学生们大量印发“血吸虫病防治方法”小册子进行宣传,并以黑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做好自我防护。不在不流动的水塘里洗衣服,不随地大便,耕牛、猪要圈养等;引导群众穿桐油布袜、长统胶靴、经氯硝柳胺浸渍过的防护衣,科学合理安排下水生产时间。

03

人民健康“保护神”


除了参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外,安徽医学院还积极参与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防治工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省的碘缺乏病流行情况非常严重,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14个县16个乡抽样调查,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患病率为53.7%,有的乡高达76%,在巢湖地区、长江沿岸也有发现。因此早在1956年,我国就开始了实施补碘防治的试点工作,安徽省是国内防治和研究碘缺乏病最早的省份之一。

据档案记载,从1957年开始,安徽医学院万昕教授、附属医院院长耿兆麟教授带领多位教师,与省地方病防治所、上海第二医学院等单位合作,先后在霍山县佛子岭舞旗河乡和金寨县吴店区西庄乡开展调查研究,并试用口服碘化钾片(后称大颈片)和外科手术治疗,堪称国内高等院校投入碘缺乏病研究工作的先驱,并取得良好效果。安徽医科大学档案馆馆藏的1959年《安徽省霍山县午(舞)旗河乡地方性甲状腺肿调查和预防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就是这一成果的具体体现。

图片

《安徽省霍山县午(舞)旗河乡地方性甲状腺肿调查和预防研究工作总结报告》(部分)。


在这一调查研究过程中,赵韻闻教授也是积极参与者之一,开展了地方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万昕教授和徐雁讲师主持创立的尿碘、血碘、水碘的碱灰化法的生化分析法,是我国在地方病碘测验工作的历史性创建,这一方法原理一直沿用到1995年,才改用酸灰法。

“几年来除动员数千名师生医护员工参加本省的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甲状腺肿等重要疾病的防治工作外,还完成了四十项有关这些方面的科学研究……几年来还完成十多万人的头癣调查和防治研究,结核病的有效中药治疗研究……”正如安徽医学院1959年《十年来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所说,学校迁建合肥之初,就为血吸虫病、碘缺乏病等的防治工作做出了努力,和全省人民齐心协力送“瘟神”,是毛泽东著名诗词《送瘟神》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具体体现,成为人民健康的“保护神”。 

图片

1959年《十年来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中关于防治地方病的总结。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