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医院建设’和改善医教关系的基础上,将医疗工作提高一步,要以全面贯彻‘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思想’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和门诊质量,提高治疗率和病床周转率,使得附属医院成为在医疗技术上、医疗思想上、医疗制度上达到合乎教学的医院标准。”“从各方面探索各种有效措施,以加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领导与管理,争取在一九五九年底以前,成为所在地区中的医疗技术、医疗作风和医疗制度上都是最好的医院,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翻阅上世纪50年代安徽医学院的档案,总能看到这些有关“医疗工作”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所涉及的都是安徽医学院的一个重要机构——附属医院。1951年8月底,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从怀远迁至合肥时,附属医院暂驻原皖北人民医院旧址。之后,安徽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新址选定在德胜门外东南岗,并兴建医院住院部;原皖北人民医院旧址改为门诊部。据档案记载,当时医院有医护员工260多人,编制病床28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并有药房、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等辅助科室。另据记载,虽然当时合肥条件艰苦,晚上没有电时还在用煤油灯照明,但为了保证医疗急需,医院还专门配备小型发电机。为适应教学和医疗的需要,1953年7月,附属医院大外科又陆续开设了骨科、胸腔、泌尿、脑外、烧伤、整形等专科病房;长江路门诊部的日门诊量也超700人次。随后几年中,附属医院得到较快发展,到1957年前后,不仅医护员工有近540人、总床位达到500张,相继成立了烧伤科、麻醉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等,而且开展了胆囊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术、肠切除吻合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乳癌根治术以及痔环切除术等手术,超声科在全省率先采用B超诊断,胸外科开展体外循环项目……这些成就大幅提升了附属医院的医疗水平,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在临床医疗水平提高的同时,附属医院的学术研究也得以加强。张锡祺所著的《眼底病图谱》、赵翱主编的《简明按摩疗法》等著作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相继出版,特别是《眼底病图谱》一书,还获得国际学术界公认;1958年,学校和附属医院配合省卫生厅在省博物馆举办《除“四害”讲卫生》大型图片实物展览会,后送北京展出。如今安徽医科大学已发展拥有多所附属医院。但你知道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徽医学院,除了上文所说的附属医院外,还有另外三所附属医院。据档案记载,为适应医学院发展需要,1952年2月,省政府又将先前由省财政局、省供销社、省银行、省邮电局等4家单位联合兴建但又缺乏足够医护人员的“联合医院”(即现在梅山路安徽中医药大学校址)划归安徽医学院,成立安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于1954年8月1日开诊,设有内科、神经内科、肺科、儿科、传染病科、皮肤科、门诊部和相应的医技科室,有床位200张。原附属医院改为安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设置外科各科室。安徽医科大学老员工戴葆源,曾参与筹建第二附属医院工作。据戴老回忆,当年她被调到二院筹建儿科病房,后任护士长。她带领着12名护士,把一个有着四十几位病人的儿科病房管理得井井有条。“除了执行医嘱完成治疗外,我们还要承担家长的角色,把小床、小桌子、小玩具、小椅子排得整整齐齐,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给孩子喂饭、洗脸、洗澡,带孩子们做游戏;有些小病人如白血病的孩子由于长期住院停学,我们还负责给这些孩子补课,节日里还组织孩子们开联欢会。”戴老她们俨然成了孩子们的“临时家长”,而病房则变成了孩子们忘记病痛的欢乐园地。随着安徽医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全省人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1963年9月,经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同意,省卫生厅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移交安徽医学院作为第三附属医院。据档案记载,由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当时没有房屋,一直未能担负收治病人的任务,为充分发挥其作用,省卫生厅决定将其人员、设备及现有住房等都移交给安徽医学院,运用这一部分力量来扩充第三附属医院。而当时的第四附属医院,是在原省立医院南门分院的基础上建立的,主要作为干部医院。这样一来,安徽医学院当时就有了四所附属医院。学校还对附属医院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并任命了相应的领导班子。附属医院力量的增强,标志着安徽医学院初具规模。“要加强和改善院外的技术合作的工作,把目前比较一般化的技术合作,深入到通过各种学术活动,特别要经过中华医学会各种专门学会及其他学术团体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来积极地、主动地联系和帮助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并接受他们的委托进行专门化医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同时也应虚心学习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优点,来改进自己医院的工作。”正如《安徽医学院1956-1957学年工作计划要点》中所说,在实际工作中,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非常注重与院外的交流、合作,同时也做到打破常规、大胆创新。在《安徽医学院1958-1962年工作规划纲要》中,就指出建立、改革各种医疗制度,“与附近人民公社和工厂挂钩,实行划区医疗……并积极总结、提高保护性医疗制度”。
早期的附属医院医生在会诊
当然,附属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时刻树立着一切从人民健康出发,一切为病人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作风。据档案记载,1953年夏,我省长江流域发生水灾,无为防洪大堤溃堤。在重修大堤过程中,安徽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派出医疗队100多人到工地负责修堤民工的医疗卫生防治工作,受到水利部的嘉奖。在修堤工地50多天工作中,附属医院一共治疗病人6万多人次。有一位民工虚脱,高旭东医生就嘴对嘴为他进行人工呼吸;有一位民工因食道出血需输血抢救,韩恩荣、徐德民两位学生主动输血给病人;不论风里雨里白天黑夜,出诊看病都是随喊随到……工作结束时,整个医疗队共获得18面奖旗,民工们偷偷在胡家骅医生的衣服上写了七个大字——“人民医生为人民”。
1955年9月建成的附属医院医护楼
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展历程中,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安徽医学院卫生学校。
据档案记载,1950年7月,内迁到怀远的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开设护士学校,次年3月又开设中级医士学校。1952年,护士学校和医士学校迁至合肥后,合并为东南医学院卫生学校,学制二年,办学经费由医院拨付。同年10月3日,卫生学校更名为安徽医学院卫生学校。但不久后,安徽医学院卫生学校由省卫生厅接管,并与当时的滁县卫校、宿县卫校、安庆卫校的医士班合并,更名为合肥医士学校。1954年,安徽医学院卫生学校重新筹建。安徽医学院卫生学校培养的护士和医士,毕业后大多成为附属医院的中坚力量。
总之,安徽医学院在迁建合肥初期,其附属医院逐步发展形成了临床各科的技术领导力量,他们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带教了一大批医师,同时为省内县以上医院的临床各科室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技术骨干力量,为安徽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发挥了不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