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合肥第一所大学曾获这一荣誉(第60期)
发布时间:2024-03-06作者:吴敏 王晓峰设置
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安徽医学院,作为合肥第一所大学建立后,首先加强了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不仅获得了“吴运铎班”等荣誉称号,而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工作,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院共有人数是1331人,学生774人,教职医护员工557人。全院共有党员54人,分成3个支部……”《安徽医学院党委会关于1954年建党工作计划草案》中如是记载。众所周知,党建工作是统领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抓手。因此,安徽医学院在定址合肥后将党建工作摆在了首要位置。 安医附院家属区一套老房子里,居住着即将迎来百岁生日的安医大1951届校友黄叔仁。老人数年如一日坚持阅读前沿医学论文,自学电脑知识,为自己的第四版专著进行修订。1950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黄老,见证了学校早期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1949年12月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时仅有3名党员;至1952年秋,安徽医学院已有党员24名,当年底学校正式成立了党委会;1953年秋季开学后,院党委举行了建校以来第一次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这次大会的最大亮点是有多名学生党员参加了宣誓;1955年学校先后将符合条件的169名师生吸收入党,占全校总人数的9%,党支部也增加至7个;截至1965年,全校共有党员416名,占全校总人数的12.8%。
1953年《安徽医学院医院分会思想改造总结》档案封面
学校党建工作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法宝”之一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全体师生从思想根源上提高认识,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党组织。1953年5月学校成立政治辅导处,“在学院党委会的领导下开展思想教育工作”。1953年的《安徽医学院政治思想工作总结》中曾记录:“党委对学校党组织任务是通过政治思想工作保证教学计划完成。” 政治思想工作的具体做法,除了开设一系列政治理论课提高全校师生的认识水平和觉悟外,还“组织他们参观和直接参加民主改革、社会改革、经济建设和各种实际运动,例如参观土改运动、治淮工程、工矿企业及农业合作社等,还参加了防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通过这些参观与参加的各种运动和建设,改变了他们原来的观点和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各种文学书籍的学习,如《白求恩大夫》《把一切献给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并举行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座谈会,“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正确认识,并且使他们有了学习的榜样,决心向保尔柯察金、吴运铎、白求恩等英雄人物学习”。 1952年12月11日到1953年2月1日,安徽医学院医院分会曾开展了一场历时50天,分三个阶段实施的思想改造活动,全院187人参加了活动。据《安徽医学院医院分会思想改造总结》记载,“全院经过50天的思想改造活动,思想觉悟已有显著提高,许多工作人员都从切身体会中进一步认识到党的光荣、伟大、正确,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活动中申请入党的有6人,其中2人被吸收入党,申请入团的28人,已有8人批准入团……”。
1953届“吴运铎班”合影
党建工作的加强,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大家因此受到鼓舞,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的干劲十足。仅1953年荣获模范称号的师生就有25人,1953届毕业班还因参加长江疏浚堤工程医疗预防而荣获了“吴运铎班”的光荣称号。更让像黄叔仁老人这样的一批又一批老党员,毕生坚守着“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用热血和忠诚、敬业和奉献,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加强,促进了安徽医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如火如荼。这其中,医学科研工作更为突出。 据档案记载,从1950年到1954年,学校提出的科研课题有8项,参加教师19人。1955年,学校成立科学研究委员会,并积极参与卫生部的课题研究,开展科学研究项目15项。《安徽医学院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学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教学质量也才能随之提高。今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应成为我们学校的头等重要任务之一。”《计划》还规定,“科学研究工作要在中央卫生部的统一指导下,密切结合当时我国卫生工作中迫待解决的问题,如劳动卫生、职业病和流行病防治等进行研究,特别是对祖国文化遗产——中医中药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和研究。并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建立写作科学专题制度,每位教师在每个学期至少要写出一篇科学专题,并对各级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
《安徽医学院一九五四-一九五五学年度工作计划》档案(部分)
在此意见的指导下,安徽医学院的科研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1955年6月份起,在角膜移植术的科研成果基础上,应用角膜部分穿透性移植和角结膜层移植的临床病例共施行了4例,其中3例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的视力改进;应用阿胶造成动物胶海绵体固定穿透角膜移植片研究,进行20次动物实验后获得了初步成功;陈超常、杨兆莘等教授开展的“皖南钉螺生态研究”,初步摸清皖南地区钉螺的生态、血吸虫的流行因素等情况,并进一步证实了化学灭螺法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这对当时防治和消灭血吸虫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医学院的科研工作一直在不断完善、创新,并着重于长远规划。1956年学校制订了《1956至1967年科学研究12年远景规划(草案)》,1957年成立科学研究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各教研组于1956年初一共提出31个科学研究题目,已获国家批准,三四月份又陆续提出25个题目。目前这些题目经选择和撤并,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研究的共有34题。其中关于防治血吸虫病方面的题目已列为全校的中心研究课题。”据《安徽医学院一九五五学年教学改革工作座谈会总结》记载,1956年全校参与科研工作人员达116人,比1955年增长127%,为开展科学研究而增加的图书达4万多册。 当然,这一年的科研成果也是收获满满。1956年暑假,安徽医学院各教研组在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等学会年会上共宣读论文13篇,出版了1期13万字的带有学报性质的院刊;暑假前共举办学术报告会7次,听众达到1000人次以上。特别是在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完成了《皖南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调查研究》《药物灭螺研究》《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试点工作》等重要课题;同时,加强了中医中药研究,相关课题达到15项,内容涵盖药物化学、临床疗效、动物实验、中西医结合等多个方面。安徽医学院早期的科研试验
1957年科学研究处成立,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科研力量也进一步提升。除继续巩固并加强原有的血吸虫病研究专题小组外,学校又成立了营养研究和中医中药研究两个专题小组,以便加强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9年举办的全校科技成就展览会。展览会共展出图表、实物、模型、标本等200多件,分成9个展览馆,面积约400平方米。其中除害灭病馆主要展出了学校对安徽地区几种主要地方病、流行病及粪便无害化的研究成果;经络针灸馆展出了学校对祖国医学宝库中针灸部分的研究成果;肿瘤馆主要展出了附属医院肿瘤普查、抗癌中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高血压馆全面系统介绍了学校附院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展览一经推出,观众络绎不绝。 夯筑党建根基,坚持党建引领,在安徽医学院早期的发展历程中,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相辅相成,全面提高,为之后安徽医学院以及安徽医科大学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