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首任党委书记是他(第53期)

发布时间:2023-09-26作者:张幸媛 程堂义设置

众所周知,在安徽医科大学的发展历程中,首任党委书记李广涛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不久,李广涛就主持学校工作,规划学校发展,是安徽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轫者之一。





  


初到东南




1914年6月14日,李广涛出生于合肥,幼时借读过私塾,后考入安徽省立第一职业学校,青年时期进入黄麓师范学习。

1936年,李广涛在上海参加“星海歌咏队”,宣传抗日救亡,从此走上革命道路。第二年,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并获得毛主席题字“前进”。此后,李广涛担任了中共新蔡县、永城县、灵北县、泗县县委书记,淮(阴)涟(水)泗(阳)中心县委书记,淮阴县委书记等职。1949年1月合肥解放后历任中共合肥市委副书记、市委书记。

1949年1月接管合肥时的李广涛


李广涛到东南医学院工作是在1951年前后。“1951年春节前,曾希圣找我谈话,要我去迁至怀远不久的东南医学院负责开展工作。1951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按曾希圣指示,我带着警卫员陈训贵,身穿军装以军代表的身份来到了怀远东南医学院。”李广涛在他的回忆录《百年自述》里说道。

李广涛回忆起第一次到怀远东南医学院的情形,是从蚌埠坐小火轮(当时的一种小轮船),到怀远已是晚上8点多钟,下了船一路问过去。进了东南医学院大门没多远,看见一群人有说有笑地迎面走来,李广涛就请他们带路去见学校负责人。“见我一身军人打扮,这些年轻人格外热情地为我带路。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附属护士学校的师生,刚开完联欢会出来。”李广涛见到了时任副院长李祖蔚及政治协理员陈韧夫妇,惊喜的是,他和陈韧竟然是“老相识”,“1938年我在河南新蔡任县委书记,公开身份是河南今是中学的校长,陈韧就毕业于今是中学,而且是我们县委在当时发展的第一批党员。”

图片

在延安时毛泽东主席为李广涛题字“前进”


据档案记载,1951年2月,皖北区党委决定并报中央批准,李广涛任东南医学院党委书记;3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任命李广涛为东南医学院第二副院长。


立德树人




“从对敌斗争的战场转至和平建设,兴办高等院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同时对我既充满了诱惑又充满了挑战。千头万绪,我首先应了解情况。”李广涛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通过和一些师生的交流座谈,对东南医学院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了解。

在这些情况中,有一项急需解决,那就是当时学校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课程开不起来,临床上虽有几十张床位,但病人却不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李广涛想到了当时设在蚌埠的治淮委员会。当时的治淮委员会有一定的经济力量,更重要的是由于治淮工程的需要,他们从全国各地征召了大批的民工,因此也就有很多病人。于是在治淮委员会的帮助下,东南医学院在蚌埠办了分院,设有内、外、妇科以及五官科等,用于收治病人。

据档案记载,当时的东南医学院,除陈韧夫妇、俞洽成外,师生中还有蒋本沂、姚静篁、张咏南、王维炯等一些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

李广涛来到怀远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和政治协理员陈韧等人一起,建立医学院的党、团以及工会组织。不久后,学校的党、团、工会工作就逐步开展起来,教师、干部以及学生中的党、团员数量也有了较大的增长,比如共青团员姚静篁、张咏南等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片

1951年3月,皖北行署任命李广涛为东南医学院第二副院长


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是由繁华的大都市内迁至偏僻的皖北小县,致使学生中产生一些思想混乱的现象:有的人不愿在学校食堂吃饭,整日下馆子;有的人在校外租房开舞会;甚至有学生整日拿着气枪在校园内打鸟、打电灯泡玩;还有人养狼狗,咬伤了附近的老百姓。针对这些乱象,李广涛成立了临时学习委员会,让同学们联系思想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设立班主任制度。“我记得第一位班主任就是赵敏学教授。由于他德高望重,学术水平高,在师生中拥有较高的威信,学生听他的。”李广涛回忆说。

当然,学生中的一些不良倾向不是一两天,或者简单的一道行政命令就能改过来的,有时还要“斗智斗勇”。李广涛在回忆录中就说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在校园里看见几个学生拿着气枪正在打鸟,领头的是刚从本校毕业不久的住院医生陈启光。李广涛上前劝他们,说在校园里打鸟是不妥的。陈光启看看他,突然说,听说你是解放军出身,如果你能一枪把鸟打下来,那我们从此不在校园里打鸟了。李广涛赶忙问此话算数。陈说,当然算数。于是李广涛转身从警卫员身上拿起卡宾枪,举枪就射,一只鸟儿随着枪响从枝头落下。陈启光他们一见,啥也没说就离开了。从此以后,校园里再也没了背着气枪打鸟、打灯泡的学生了。


谋新求变




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李广涛还十分关心师生的日常生活及课余活动。“李广涛院长平易近人,关心知识分子,体贴下属,从教授到工人都跟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时的任课老师戴葆源曾回忆说,附院护士任毓茹工作时总是冲在前面,人手不够时,她还帮忙抬病人。李广涛知道这件事后,周末自己掏腰包犒劳大家,还亲切地给任毓茹取了一个雅名“劳模”。久而久之,“劳模”真代替了任毓茹的名字,都不喊她真名了。而另一件事情则更能看出李广涛的平易近人。2011年秋的一天,90多岁的李广涛来附院家属院看望大家。在回去的路上,他碰到了附院退休工人宋士元师傅,于是叫住他,“小宋,你还认识我吗?”宋师傅激动地说:“认识认识,您还记得我啊?”李广涛说:“怎么不记得,怀远时我们就在一起了。


在李广涛的倡导下,东南医学院当时成立了不少文娱团体,如小提琴队、口琴队、话剧队等,经常举办大型文娱活动,既陶冶了师生情操,又配合了当时的宣传需要。“学校话剧队先后演出了多场话剧。其中话剧《医国医人》,以当时的抗美援朝为背景,不但在怀远演出,还到蚌埠戏院卖票演了三天,一天两场,场场满座。蚌埠演出后又组织合肥访问团到合肥演出,一时在合肥很是轰动。”李广涛曾回忆说,“演出后就有文工团的领导来找我,想挖走剧中三位女主角。”

说到这三位女主角,还有一段故事呢。其中一位女生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家境殷实,演出中官太太角色穿的戏服都是她的私服,因在生活中犯过一些错误,有人就提出将其开除出学生队伍,当时李广涛坚决反对。他认为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时间不长,从繁华的上海迁至安徽刚稳定下来,且学生接受共产党的教育时间也不长,轻易地开除学生,会影响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不满,甚至怀疑、恐惧。因此李广涛提出,对青年学生应以教育、关怀、帮助为主,引导他们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后来,这位女生努力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出色的眼科医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片

1951年,东南医学院合肥访问团与皖北区委领导合影


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后,自然环境优美,但毕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且病人又较少,不利于学校今后的长远发展。所以从1951年下半年起,李广涛就开始酝酿将学校由怀远迁至合肥,并多次来到合肥,向皖北区委相关领导汇报此项工作,最终皖北行署同意将东南医学院迁至合肥。东南医学院即将迎来又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