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我们的新时代】 忠诚尽职守 兰台谱新歌——我校新时代档案工作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10-11作者:吴敏设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档案工作承载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恢弘磅礴的安医发展协奏曲,离不开档案乐章的联动合鸣。

十年来,特别是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校档案工作紧抓发展机遇,以夯实基础、服务大局为工作中心,以档案馆舍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开发为重点,以数据信息资源管理、校史文化研究为创新发展的突破点,锐意担当、潜心耕耘,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奏响了档案事业的华美乐章。

用忠诚信念谱写档案事业奋斗主旋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3年,学校档案工作通过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成立仅四年多的校档案馆晋级安徽省特级档案馆行列。2019年,原档案馆升级为正处级机构,更名数据信息中心(档案馆),赋予数据信息管理职能,开创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档案馆之先河。2022年,校史研究所成立,挂靠于档案馆,作为校史研究、宣传、教育的常设机构。十年风雨征程,三步转折跨越,一路激扬的是改革与创新、拼搏与奋进的档案事业发展主旋律。 

十年布局,档案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工作领导组,以及由各部门秘书组成的兼职档案员队伍,档案专职人员由3人增加至6人,兼职档案员由52人增加至70人,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专兼结合,稳固有效的档案工作体制与机构体系。自学校开展党建和发展目标考核以来,档案部门多次获得党建和发展目标双优秀。

十年推进,档案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不断齐备。档案工作坚持依法治档,通过定制度、强监管,逐步建立健全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制度体系。其中既包含《安徽医科大学档案管理办法》等通用性规章制度,又有《文件材料部门整理归档细则》等具体实施细则,涵盖了收集、利用、保密、安全管理等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学校陆续制发《研究生档案校院两级管理暂行办法》《党委巡察工作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财务档案查阅(审计工作)制度》,加强重点领域档案的管理与监管力度,不断优化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效能。

十年统筹,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跨步前进。学校从根源上强基固本,“广来源、调结构、控质量”,步步稳扎稳打,件件脚踏实地,一砖一瓦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夯实了立身之本。十年间,档案存量实现185%的大步跨越。全面落实“重要档案资源应收尽收、应归尽归”原则,除继续整合全校各单位的文书和业务档案外,开展对90周年校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活动与突发事件的档案归集,加大校史和实物档案的征集力度,传统纸质档案资源稳步增长,照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档案迅速增加,以数字资源为主的档案格局逐渐形成。同时,加强档案工作前端管控,广泛开展兼职档案人员专业培训和实地指导,从源头上保证档案资源的高质量收集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十年探索,档案工作加速迈入“数与网”时代。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人类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变通者,趣时者也。”档案工作应时而变、顺势而为,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从“纸与墨”时代加速迈入“数与网”时代。从2012年到2021年,档案数字化共十期工程完成扫描445492画幅,著录条目134967条,实现馆藏内所有永久、30年保管文书档案和学籍档案的计算机全文检索。2018年,档案管理系统升级列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一期工程,与校园信息门户对接,实现一键登录;与电子政务、研究生管理等业务系统对接,电子文件归档效率提高,本科生、研究生档案单套制归档取得良好效果。2021年,“安徽医科大学大数据融合分析平台”项目建设完成,搭建起多系统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信息桥梁。

十年筑造,档案软硬件水平逐步提高。历经三次扩容改造,学校档案馆库面积从883平方米增至1005平方米。老旧档案设施陆续予以报废,新增档案柜、密集架、保密柜、财务凭证柜等232组,消防、监控、温湿控制等设施设备先后落实到位,为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档案管理系统与大数据平台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双翼,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信息资源管理软实力的提升。

十年钻研,档案专业和学术研究硕果累累。档案工作平凡不平庸,“人才强档”的发展基调造就了“小天地”里的“大文章”。档案专职人才队伍中80%具有档案或计算机专业背景,其中安徽省档案专家1人。十年来,档案人砥志研思,档案编研和理论研究成果斐然:完成省级基金项目5项,发表档案专业论文8篇,《安徽医科大学年鉴》《安徽医科大学文件汇编》《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生照片册》等编研成果106本;参与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省级基金项目持续推进。 

用坚定信仰颂唱激动人心的红色赞歌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我校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近20万件档案宛如一个个灵动音符,串联起百年安医曲折奋斗的发展弧线,在时光的长河中激荡出激动人心的历史回声。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蕴含着启迪未来、自我革新的经验智慧,积蓄着勇担使命、奋力拼搏的强劲动力。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利用档案的史料和文化价值,开展党史、校史研究,深度挖掘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办学内涵,将档案工作融入发展大局,助力文化育人。我校档案工作也在校史院史编撰、对外联络宣传、文化思政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诉安医往事,书“兰台医史”。2016年,“月读校史”栏目登录网络平台,梳理展示我校历史上各个月份发生的重要事件,如今已连续更新五个年头;2019年,“兰台医史”专栏登录官网、官微和校报平台,通过鲜活的历史人物、珍贵的档案史料,讲述安医人安医事,至今已发表36篇高质量原创文章;2022年,“兰台医史”与合肥晚报开展创新合作,通过主流媒体的整合创作优势和全方位的传播渠道,将学校近百年的厚重历史推向更广阔的宣传平台。从“月读校史”的梳理浅尝到“兰台医史”的探索深入,我校档案与校史研究工作达到了深度融合。

助力党史学习教育,档案见证“战”疫史诗。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后,学校加强突发事件档案工作的整理研究,面向全校开展疫情防控档案的征集,1900余张图片、251件实物和7.99G音视频,成为新时代校园记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开展,档案部门适时推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突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校师生医护员工特别是党员冲锋在前、奋力抗疫的全貌,该展览也成为校内师生和校外群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平台。历时8个月的展期,接待现场参观100余场,线上线下参观1.8万人次,得到人民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安徽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搭乘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档案工作从幕后走向舞台,真正做到了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

承百年红色血脉,寻闪耀安医先贤。安徽医科大学从成立之初,血脉之中就蕴含着红色基因,一代代安医人为了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前赴后继、顽强拼搏。为了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2021年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红星闪耀安医人”应时而生。项目从卷帙浩瀚的现存档案入手,整理撰写12位我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入党的共产党员的革命事迹,并于当年集结出版,同时面向全校新生宣传发放。作为课本外的生动“教材”,该项目充分发挥了档案工作立德树人、以史育人的积极作用,通过红色档案的传播,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师生的信仰、信念、信心。

校史宣传主平台,线上线下齐联动。校史馆是一所学校传统历史与校园文化全面集中展现的生动舞台,也是宣传学校、联系校友、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2011年校史馆建设完成,成为我校新生入学教育、各级领导及兄弟院校来访、校友返校等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之一。建校95周年之际,档案与宣传部门携手,对展板内容和展品进行补充更新。为了突破参观场地局限和时间限制,开通运行网上校史馆,并增加语音讲解、视频播放等创新元素,进一步提升了观展体验。实体与线上相互联动,为校史校情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开辟了全新的对外窗口。

用服务信条奏响为民服务的时代和弦

人民是时代旋律的主音符。时光流转,变化的是光阴,不变的是初心。档案工作始终坚持服务为本,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以人民为中心,奏响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和弦。十年来,提供档案查询利用近8000人次,为学校党建、行政、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满足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现实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提供服务的基础性、辅助性机构,档案部门找准定位,立足本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紧随学校事业大棋局,充分发挥利用档案价值,当好衬托鲜花的绿叶、辉映碧空的云朵,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添光加彩。2019年以来,档案目录面向全体教职工开放,日常工作查考实现线上快速办理,档案服务质、量齐升,成为巡视巡察、专项审计、学位点评估、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十年来,档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电话、邮箱、信件、传真等途径面向校内外全方位开放。自2018年起,取消所有档案服务收费;设立意见箱、工作邮箱,建立线上线下交流沟通渠道,广泛收集师生校友的档案利用需求和意见建议。2022年,“安徽医科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通,上线毕业生档案查询利用程序,实现毕业生材料申请程序化、系统化办理。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多年来,师生校友们必需、急需的档案诉求,在档案工作队伍“马上办”“尽心办”“认真办”的服务信条中得以圆满解决。

学校档案工作还注重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以推动高校档案走出校门,走进大众,为社会利用需求提供高质高效服务。学校长期与教育部学位认证中心展开合作,为其提供及时、准确的毕业生学位认证服务。致力于校史文化传播,先后为《中国眼科发展史》《安徽年鉴》等著作的编写、上海嘉定电视台纪录片拍摄、安徽中医药大学校史馆筹建等社会利用需求提供校史材料。档案价值得到深度体现的同时,学校知名度与影响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辉煌赞歌忆往昔,凝聚的是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激荡的是拼搏进取的奋斗力量。凡是过往皆为序曲,长歌豪迈尤看今朝。“十四五”的时代琴键已然按启,安医档案人将秉承初心、坚定信心,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开创档案事业发展新格局和新辉煌,奋力演奏建设“两个一百年”的宏伟乐章,用饱满的热情和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