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资人才培训,合肥第一所大学曾这样做(第62期)

发布时间:2024-04-03作者:赵正敏 王晓峰设置

安徽医科大学一直重视师资培养工作。上世纪50年代初迁建合肥成为安徽医学院后,越发重视教学、医疗以及科研等各方面人才,在积极引进人才补充教师和医生队伍的同时,更加大了自身师资培养工作的力度。




让老教师发挥学术专长


“师资是我们建校的首要任务,因此大力培养新师资、提高现有师资是办好我们学校的关键问题。”“提高现有老师资,大力培养新师资。两者都很重要,不可偏颇。新教师要靠老教师发挥积极性来培养,老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政治和业务水平,把培养新教师的任务担当下来。”翻阅上世纪50年代安徽医学院相关档案,其中提到了不少关于加强师资培养工作的要求,不仅指出了培养师资的重要性,而且特别提出老教师在师资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诚如档案中所说,早在1952年,安徽医学院就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注重师资培养,积极团结、使用一些老教师,充分调动老教师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


“师资人才培养”的相关档案


1949年随东南医学院到安徽的万昕教授,是中国最早的营养学家,中国现代营养学创始人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开始蔬菜的营养价值研究、素食与荤食的研究、学校及工矿之营养调查及安徽缺碘与鹅喉症流行地区的调查等多项课题,特别是他针对安徽大别山区碘缺乏病开展研究,如尿碘、血碘碱灰化法的测定方法就是由他当年领导建立的,可以说是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研究的先驱。同样是在1949年来到安徽的史敏言教授是免疫学专家,一直在进行病理生理免疫学研究,1952年,他开办了安徽省首届医学检验班,培养出省内第一批检验医学人才。像这样的老教师还有很多,比如人体解剖学教研组赵敏学教授进行的神经解剖和淋巴的研究……对于这些研究方向确定的老教师,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来稳定他们的学术工作,并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保证。


除此之外,安徽医学院还积极鼓励和支持老教师们,根据卫生部的委托以及自己的学术专长编写教材,著书立说。据档案记载,当时万昕的《生物化学》、赵敏学的《实用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实习指导》、陈邦典的《泌尿外科学纲要》、史敏言的《检验诊断学》、陈超常的《寄生虫学》等均被选作医药院校的教科书。老教师们领先的科研成果及著书立说,不仅培养了师资力量,更让安徽医学院声名远播。


当然,师资力量的培养还需要老教师的“传帮带”。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请老教师作报告,辅导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高,就是当时一个好办法。据档案记载,当时一年请老教师作专题学术报告就达到十多场次。通过学术研讨和辅导报告,不仅调动了老教师的学术研究积极性,使他们乐于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还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学术兴趣。教研组则是提高老教师、培养新教师的最好组织,正如相关档案所述,“如果我们学校的各个教研组能够拟订切实可行的助教进修计划、住院医师进修计划,老教师给予经常的具体指导,就能在自己的学校培养出大批的新生力量”。




青年师资人才的培养之道


“我在北京进修期间,谢(炘)院长又找到我爱人说:北京天气冷,没有棉衣棉裤怎么过冬啊?我申请了救济金汇给他吧。我爱人含泪收下了,我就用这笔钱买了棉衣御寒,但我没有什么能回报他,只有抓住难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这是时任安徽医学院内科助教的陈智铭在北京进修期间的一段日记。1951年毕业留校的他,在1956年受学校委派到北京参加全国传染病学高级医师师资进修班学习。


为了加强师资人才培训,安徽医学院除了在老教师帮助下培养青年教师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外出进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1955年,卫生部组织了第一期全国医师督导和医疗体育高级师资进修班,1952年毕业留校的赵翱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参加了进修;1959年和1963年,青年教师董吟林两次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骨科、手外科。师从“中国手外科之父”王澍寰院士,1960年2月,青年教师杨世宽前往上海第一医学院新华医院进修,在儿科系儿基教研组学习基础儿科学。


陈智铭的进修证书

  

那么,这些青年教师进修后效果如何呢?在北京进修期间,陈智铭受到了我国著名内科学及传染病学专家张学德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专家秦振庭教授的亲自指导,收获很大,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从一名有志于传染病学的内科医生,开始真正走进传染病专业队伍里,这次进修是我从医生涯中的转折点和里程碑”。1956年从北京学习归来的赵翱,组建了安徽医学院体疗科,成为国内运动医学领域最早的学科单位之一;董吟林通过多次进修,慢慢成长为“安徽断手再植第一人”……


除了把青年教师送到国内一些前沿地区学习,安徽医学院还十分注意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上世纪50年代末,学校就派出了李同度、张聿钊、王德生、严国维等多名教师赴苏联留学、研修。据档案记载,李同度在当时的苏联国家肿瘤研究所及列宁格勒肿瘤所进修,专攻肿瘤外科。回国后在安徽医学院创建了省内第一个肿瘤外科。严国维在莫斯科中央输血血液病研究所进修临床血液病学。学习期间她勤奋刻苦,获得了导师的好评。她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将自己生活标准降到最低,节约下的生活费购买学习必需的书籍和出国差旅费,余下部分全额上交给中国驻苏大使馆。


加强师资人才培养,对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安徽医学院会安排一定时间让他们对自己将要讲授的课程及其基本理论在教授、讲师的带领下进行系统学习,逐渐熟悉教学,一般要求所培养的师资在两年后能独立讲课;同时,帮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确定发展方向,通过教学和开展科学研究,分步骤有计划地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李同度和外国医生一起探讨患者病情


同时,学校通过一系列制度来保证和加强师资人才的培养。建立了讲师和副教授的学术资料管理制度和办法,每年确定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制定了《安徽医学院助教培养暂行办法(草案)》《安徽医学院教师晋升暂行办法》《安徽医学院教学辅助人员培养和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特别是在1963年,学校制定了《安徽医学院师资培养十年规划》,令师资培养成为一项长远工作。



师资培养结硕果


安徽医学院在合肥建立初期,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培养师资人才——大量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注重把青年教师“送出去”培养。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从几组数据就能看出。


1960年,安徽医学院教学人员已经达到260多人的规模,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5人、讲师81人、助教149人,比原东南医学院增加了六倍;其中张锡祺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教授,万昕、赵敏学、孔锡鲲、陈邦典等被确认为国家二级教授。而到了1963年,学校教师就达到450多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30人、讲师77人、助教349人。


《安徽医学院助教培养暂行办法》(草案)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师资人才的培养,到上世纪60年代初,学校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基本配齐,形成了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生力量,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据档案记载,当时安徽医学院已有不少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比如病理解剖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学科,它们在安徽省医学教育中发挥着“工作母机”的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全省各级医药院校的骨干教师、各级医疗机构的骨干医师,绝大部分是安徽医学院培养输送的。1956年,学校的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等三个学科,在安徽省首批获得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更是学校“培养师资人才”的丰硕成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