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合肥这所学校的特别时光……(第55期)

发布时间:2023-11-02作者:孔淼 程堂义设置

1952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一批师生员工及家属抵达合肥,标志着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东南医学院在怀远的办学时间结束。从1949年12月29日到达怀远算起,东南医学院在这里办学约两年半时间。虽然学校在这座皖北小城时间不长,却是安徽医科大学近百年校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片东南医学院在怀远期间曾组织访问团参访合肥

               01



多有创造与创新之举





西门岗,是曾在怀远学习的安医大老校友们永远的记忆。1949年12月29日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选定这条叫做西门岗、坐落于荆山南麓的老街作为新校址。东南医学院在怀远的办学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有着创造历史和不少创新发展之举。

说到创造历史之举,当然是指东南医学院在1951年6月由私立改为国立。自此,创办于1926年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完成了她的历史性嬗变,学院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财政状况及内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了她全新的历史生涯,更掀开了安徽省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最为崭新的一页。

除此之外,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医士学校及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的设立,也是诸多重要的创新之举。护士学校和医士学校加强了基础医学人才的培养,为安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则是学院附属医院奉皖北行署指示,于1951年4月在蚌埠小南山附近开设的分院。“开诊不久即增到每日500人次的高峰。面对如此大的服务量,医院采取总院医护人员轮转调剂的方法,单身职工就租住在一家布店的楼上,工作随叫随到,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少当年的亲历老校友纷纷回忆说。从1951年4月至7月,治淮委员会直属医院共收治住院病人130多人,门诊2万多人次,出色地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

在怀远期间,东南医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也是创新多多。比如,将原称为“教室”的学院基本教学组织改称为学科,1950年初学院共设有13个学科;比如,学院确定了“巩固前期,发展后期”的教学方针,并进行课程改革工作;又如,1952年3月,学院成立教学计划委员会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同时,学院更加科学安排学生学习和社团活动时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陶冶师生情操,增强师生体魄。

科研方面同样如此。从1951年起,东南医学院开始对科研计划和课题逐年作出安排,当年就开展了9项科研计划,其中包括张锡祺主持的“中国人之眼底病”研究,李祖蔚主持的“如何普遍预防甲状腺肿瘤”研究,罗敦厚主持的“原始生物(着重怀远近郊者)”研究,朱宝汉主持的“动物比较解剖”研究,吕运明主持的“心脏功能之研究”等。同时,学院“东南医刊社”于1950年冬恢复并出版发行学术性季刊《东南医刊》,由张锡祺担任主编,主要读者对象为专科以上医务人员;学院“东南生活社”出版生活通讯类刊物《东医生活》半月刊,主要读者对象为本院同学及校友。

数据可能枯燥,但也最能说明问题。通过一组数据也能感受东南医学院在怀远期间的变化:内迁之前,东南医学院23年共培养毕业生1145人,在怀远两年多时间共毕业医学本科生、护士共187名;招生规模也有较大增加,在校学生由内迁时的424人增加到1952年的医学本科生555人、医士护校生193人;学院的教职员工人数也增加到405人(其中兼职120人)。同时,东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规模和服务范围得以扩大,承担医学后期教学与学生实习的能力也极大增强。

图片安医大青年学子在怀远东南医学院旧址前。

  02




不断追寻“内迁精神”





时间虽然不长,但东南医学院在怀远的这段办学历史,在安徽医科大学的发展史中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东南医学院内迁到怀远,是安医大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是一段激昂着爱国深情与奋斗热血的峥嵘岁月,开创了安徽卫生健康事业的先河。内迁精神,可以说是“安医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而怀远东南医学院旧址,作为安医大内迁安徽的第一站,承载着学校光荣的办学历程和红色的精神传统。因此,2021年12月27日,安徽医科大学在怀远一中老校区(东南医学院旧址)设立了东南医学院旧址纪念碑,以纪念学校发展的这一重要阶段。

图片

掩映在荆山南麓的东南医学院校舍


近些年来,安徽医科大学已有多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怀远旧址开展学习教育,重走红色足迹,回首建校历程,汲取先进力量以传承“东南精神”。他们走进巍然伫立在荆山南麓的东南医学院旧址,实地感受老校址的沧桑变化,踏循先贤足迹,追寻“内迁精神”。“近日,安徽医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怀远县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淝南镇开展了义诊活动,对前来问诊的乡亲们进行耐心的诊断、讲解,向他们普及各类医学知识和常见疾病预防措施。实践团队还走进淝南镇新淝小学的课堂,教授孩子们许多医学小常识的同时,并进行了一次以‘防溺水和卫生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帮助孩子们提升安全意识。”2022年7月的一篇报道就这样写道,“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怀远县一中老校区的安徽医科大学旧址进行参观,重温安徽医科大学的校史,并前往安徽医科大学老校友曹淑芳医生家中探望,聆听曹淑芳讲述当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的学习经历,以及回到怀远县后的行医故事……”

2019年9月22日,安医大一附院也曾组织相关专家、医生赴怀远县开展了“礼赞70年——安医大一附院‘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大型健康义诊走进怀远”活动。活动持续近两个半小时,免费服务群众约达500人次。活动结束后,义诊服务团一行又前往东南医学院旧址探访参观,“此次回访,让新时代的安医人进一步感悟先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从而汲取了更多的精神源泉和奋斗力量。”相关新闻报道如是说。

图片《东南医学院内迁半年来总结工作报告》(部分)

03




迁建合肥再发展





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安徽来说,东南医学院成为安徽区域内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为填补安徽医学高等教育的空白、开创安徽人民医疗卫生事业和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于东南医学院来说,在怀远两年多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为切实担负起开创安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安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安徽人民,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

《1951年东南医学院概况调查表》(部分)


为了学校更好地发展,1951年秋,东南医学院奉命迁址合肥建校,后分两个阶段于1952年5月7日学院最后一批师生员工及家属抵达合肥,标志着东南医学院由“怀远时间”进入了“合肥时间”。如果说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的话,那么,东南医学院从怀远迁址合肥市,则是学院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和重要转折,意义同样重大而深远。

东南医学院迁址合肥,既是当时皖北乃至安徽高等教育,尤其是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东南医学院自身实现更大发展的需要。这次迁校,使东南医学院从此走出了较为闭塞的办学环境,学院影响、办学空间和办学视野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渠道进一步畅通。迁建合肥后不久,校园和附属医院的环境焕然一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为学院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重要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档案记载,东南医学院迁设合肥后不久,1952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随后东南医学院更名为安徽医学院,为国庆三周年和新安徽建省献上了一份厚礼……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