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所大学,珍藏了一份重要报告(第51期)

发布时间:2023-09-01作者:张芳 程堂义设置

安徽医科大学建校近百年,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内迁安徽后,在重大灾情、疫情发生的危急关头,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关键时刻,他们从未缺席。在怀远时其前身东南医学院就积极参与救灾防疫工作,被人民群众交口称赞,这从安医大档案馆馆藏一份1950年的《抢救病灾工作报告》就能看出。

图片东南医学院在怀远时开展为民服务活动

图片

内迁之初

旋即投入救灾防疫

图片

我们知道,怀远及其附近的皖北地区因在淮河岸边,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是个十年九涝的贫困地区,常常发生洪灾。东南医学院内迁后,救灾防疫成为学校当时一项重要工作。

据相关档案记载:1949年12月28日,安徽医科大学的前身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1950年1月16日恢复上课;24日即应皖北行署函请,派遣公共卫生副教授赵韻闻、化验员叶仲及部分五年级学生前往凤台县协助开展急性传染病治疗。虽然初到怀远的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百废待兴,学校和医院在建设和发展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面对传染病等疫情,面对饱受苦难的人民,东南医学院还是第一时间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而就在东南医学院内迁怀远第二年的夏天,本来就积贫积弱的皖北大地,又发生了严重的洪水,刚刚看到幸福生活曙光的老百姓再次愁眉不展。据档案记载,这场发生在1950年夏的洪灾使皖北地区受淹面积达2600万亩,受灾人口达800万人。而洪灾发生后,往往都伴随着各种疾病的蔓延。因此,东南医学院很快成立了灾区防治委员会,组建了三个防治大队,先后组织教授、医师、公共卫生护士、检验员、工友及暑期留院学生共115人次,分别在怀远、来安、凤阳等地救治患病灾民,开展卫生防治工作。

“本学院于八月八日奉华东局及皖北行署指令组织医疗队往滁县专区抢救水灾灾民,即于八月十一日成立防治委员会,并由附属医院保健科及其他各科抽调医师,与在校同学合并组织三个防治大队,每大队设二个分队。大队长由保健科主任或主治医师担任,分队长由附属医院住院助理医师或实习医师担任,各队队员由留院同学组成。”1950年9月8日的《东南医学院皖北灾区第一防治大队出发滁县专区抢救病灾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工作报告》)首先阐述了防治大队的成立情况,并特地指出,“因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故名防治大队。”


图片

图片

《东南医学院皖北灾区第一防治大队出发滁县专区抢救病灾工作报告》(部分)


图片

克服诸多困难

救灾防疫

图片

“滁县专区负责安置的灾民预计有十万人……据各县报告,一般都有着痢疾、疟疾、胃肠病、营养不良等疾患存在。”从《工作报告》中我们了解到第一防治大队当时救灾防疫任务不轻,不仅来安、盱眙等县发现了霍乱和脑膜炎,嘉山和定远等县还有着天花等流行病。而且当时乡村物资贫乏,许多器材缺少且无法购买。但好在不少困难都在防治大队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克服了。

“依据本院防治委员会及大队指示,各小组在预防为主、医疗为辅的原则下开展各项工作。各组均设有预防注射和疾病诊疗二部。”《工作报告》中记录了详细的救灾防疫工作安排,第一大队各小组除分别设立固定的各诊疗站外,防疫注射都以流动状态进行。例如在张山集每日上午尤其逢集日,进行注射的医护人员在乡政府门前设立防疫临时注射处,并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因为张山集是由城区到半塔的必经之途,因此过往灾民不少,参加防疫注射的就多了。

防治大队到来的消息传出后,各地以多种形式加以宣传,不少群众都蜂拥而来,他们所求治的疾病,内科以疟疾、肠炎、营养缺乏、肺痨等最多,外科以疥疮及慢性溃疡为最常见,眼科以砂眼为最多。而城区除一般求诊者外,还有一些人进行体检,其中以营养不良及肺痨为多见。一些群众甚至是从30余里外的地方赶过来的,《工作报告》中就说到一位老人,因患足背溃疡不能行走,每日骑一头水牛从十里路外赶来医治,有一天因为赶到太晚了医生下班了,就露宿街头等第二天换药。因此《工作报告》中说道,虽然规定了门诊时间是每日自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5时,但为照顾实际困难者,各组诊疗时间都没有按照这个规定硬性去做,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规定时间,例如半塔区小组每天就要到晚上7点才能下班。

正是因为大家的积极努力工作,第一防治大队才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救灾防疫的不错成绩,“8月29日全队回到滁县,8月30日返抵怀远。自出发至回校共计17日,共注射5184人,医治5168人,合计11052人。”《工作报告》中这样记载。


图片
1950年东南医学院相关档案中“前往凤台县协助开展急性传染病治疗”的记载


图片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派来的好医生”

图片
“本队工作同志一般说来,都能刻苦耐劳,经得起考验。”从《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第一防治大队的医护人员不仅承担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而且克服了生活上的诸多困难。
“自从出发直到返回怀远,途经滁县来安都没有住过旅馆,总是由大队长带头席地而卧。”特别是有一次,到张山半塔的医护人员途中遭遇狂风暴雨,雨水浸透了衣服,一路泥泞路滑,不时有人滑倒。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他们互相扶持着走了12里路才到地方。按照规定,这些医护人员每人每天的伙食费是五千元(旧币),但在实际中每个人都非常节约,其中张山小组因自办食堂,伙食费节约了三分之一以上,临行前还把节余的120多斤柴草留下来分发给灾民用。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防治大队的医护人员还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虽旅途劳顿,或工作繁重之时,大队长每于晚间休息时间介绍西南边疆风光,谈笑风生……各工作同志都因此忘却了疲劳。”正如《工作报告》中所说的,医护人员有时自己划着小舟去出诊,渴了就喝一口河泵水;饿了就吃一口山芋,大家还风趣地称山芋为“甜点”。
而之所以医护人员有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是和当时他们所受到的思想教育相关的。《工作报告》中就说道,“出发前,多数同学是抱着纯技术学习的观点,认为下乡工作是技术练习的好机会;一部分同学同时抱着‘到乡村去看看’的态度参加的……自下乡后亲身体验了乡村的艰难,更看到了人民政府有组织地帮助灾民走向生产自救的道路……思想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基本上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概念。”
《工作报告》中因此列举了不少同学在自己总结报告中的思想认识,“我国大多数人民是劳苦的,医护工作者要为劳苦大众服务。”“观察了农村的实际情形,我了解了当前政府医务工作者面向工农兵的重要性。自己在思想上也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准备。”不少同学还就改进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出了不少好建议。最让人感动的是,当一大队完成任务回校途中,听说二大队还要前往凤台的消息后,不少人都顾不得连日的疲惫,纷纷要求继续参加二大队的工作。
虽然《工作报告》主要讲述的是第一防治大队的救灾防疫情况,但管中窥豹,从中我们也看到东南医学院为皖北地区的救灾防疫所做出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在这次灾情中,东南医学院防治大队共救治了6.1万人次的患病群众。同时,医院还动用了接收民望医院时所收缴的库存药品免费救治灾民,用民望医院的病房收治受灾群众。医院公共卫生科还将防病救灾情况汇成统计表,配以图片和照片,在蚌埠举办展览,广泛宣传防病治病常识,开展健康宣教。
正是在东南医学院所组建的防治大队不懈努力下,皖北受灾的人民群众得到了较好的卫生救治,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感受到新中国的温暖,积极投入到防灾和生产自救中。东南医学院的师生医护人员也因此被皖北人民称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派来的好医生”。




返回原图
/